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創業公司管理的實質,就是要用一大批并不完美的中層團隊去創造高效率的執行結果。
提起“人”這個話題,感覺要說的特別多,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先說說創業伙伴吧,如果有幾個互補的、優秀的伙伴,創業公司基本就可以安全度過早期階段。
怎樣才算優秀的創業伙伴?三大要求:高度責任感;成功的行業經驗;合作的心態。
這樣的人很難找,找到后則很容易管理:用共同的理想來吸引,用股權利益來確保合作。
但確立合作關系務必慎重,一旦有變動,對公司的傷害很大。
如果準備創業,最好找到這樣的人后再啟動。
在我的創業過程中,每次合作伙伴的變更,給我最多痛苦的經歷,既傷害了別人,又傷害了自己,還耽誤了項目。
而順利找到了合適創業伙伴的項目,早期的進展都相當順利。
當然,在企業成長的過程中,最缺的、最難找的、最難穩定的是中層團隊成員(部門經理和總監)。
理想的中層團隊需要:責任感;專業性;學習能力;心理承受能力。
在公司形成成熟的管理機制之前,中層成員的責任感是團隊執行力的保障;而在公司形成成熟的知識管理機制前,公司的專業能力都是靠中層管理者得以建立并進行培訓的;創業公司在產品和服務上的創新很多,公司的知識更新都靠中層管理者的自覺學習能力才能完成;而創業公司的工作壓力大、強度高、不確定性強,時刻都考驗著中層管理者的心理承受能力。
但是,符合這些標準的人,在原來的工作崗位上都應該是明星級員工,是任何一家公司都器重的對象,他們為什么要來一家創業公司?總得有一個理由吧!工資高?福利好?有前途?輕松?就我所知,他們沒有任何理由來到創業公司。
事實上,在我創業這么多年里,很少能碰到符合這些標準的人。
該怎么辦?只能放寬要求!創業公司管理的實質,其實就是要用一大批并不完美的中層團隊去創造高效率的執行結果。
怎么做呢? ◎第一條堅持底線。
責任感是創業公司管理者的必要條件。
創業公司沒有成熟的體系,管理者的責任感是確保高效執行的最好保證。
而那些專業能力強、責任感差的,恰恰是最容易掉鏈子的人。
◎第二條區分三種人。
進取型的(學習能力強),用事業和成功去激勵,但要防止驕傲,這些人的驕傲情緒一旦形成,就會成為公司不穩定的因素,也最可能跳槽。
情感型的(專業性強),用信任去激勵,但要防止形成小圈子。
這些人喜歡被信任,而且越被信任越有責任感,他們心態平和,做事專注,是公司最穩定的管理者,如果公司中層管理者有一半這樣的人,將非常令人欣喜。
但這些人長期呆在一起,如果形成了一些情感圈子,則會阻礙優秀的新人加入,尤其是新的上級加入。
利益型的(攻堅能力強),用利益去激勵,但永遠不要委以重任。
這些人大多數專業能力極強,可以用來去攻堅,做開拓者。
只要利益合適,他們往往會達到目標,但是,這些人的能力越強,也要求越高的回報,而且個性強,不易管理,他們經常會告訴你“獵頭又在挖我了 ”。
◎第三條建立學習文化。
創業公司很難找到專業性很強的中層成員,也很難找到已經很優秀的管理者,就必須依靠良好的培訓體系來解決問題。
良好的培訓體系是創業公司人才的根本保障。
培訓是長期的、不斷重復的,要不厭其煩。
盡管可能不斷有培訓好的人被別人挖走,但是必須堅持不斷培訓。
將培訓的重點放在專業技能和管理技能上。
◎第四條做“心理輔導員”。
在創業公司里,管“事”相對比較容易,而管“人”則是非常難的。
公司很多問題都源于員工的心理能力。
我們中間的大多數人,并沒有將心理能力當成一種職業能力。
而我認為,心理能力是最重要的職業能力,尤其對于創業公司管理者而言。
什么是心理能力?簡單的說,就是一個人的“軟件”,人的所有行為都被這個軟件控制著,而我們絕大多數人,并不知道自己的“軟件”的工作方式。
再通俗一點講,心理能力好的人,就是不管發生什么事,他都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技能;而心理能力差的人,總是可以找到各種原因來為自己的失敗辯解。
遺憾的是,國人的成長過程中,沒有幾個受過“心理學”的教育(教育體制的這種疏忽幾乎是不可原諒的)。
這種心理能力的缺失,會讓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事在公司發生。
而中國的“獨生子女”的國策,則讓這個問題更加突出。
大型企業可以靠“名氣”和優厚的待遇抑制這樣的問題產生,而在創業公司里,則必須讓整個體系具備有意識的“心理輔導”體制。
慧聰。
作為企業的核心領導,需要為公司的管理層不斷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也要建立一種機制,讓公司的管理者具有可以向員工做“心理輔導”的能力。
心理輔導的方向就是:為了成功,我們必須要承受、懂得包容。
以上談的是找“人”和管理“人”的一般原則,但創業過程中也經常出現很多無奈。
首先是裁員,創業公司出現擴張過快,或者產品失敗、資金緊張等情況時,就會面臨這種無奈的選擇。
面對一批熱愛公司的戰友,卻不得不讓他們離開,那種無奈的確是很揪心的。
其次是換將,對于跟隨多年的忠誠干將,在公司的規模變大或者業務轉型后,他們已不再勝任,換將的痛苦對于雙方的人生都是一大無奈。
很多時候,不僅戰友之情蕩然無存,甚至最終形同陌路。
總之,創業過程就是一堂生動的“人際”課程。
在以“絕大多數合作者”的利益為第一原則的基礎上,處理好所有人的關系,明白究竟需要什么樣的人?怎么找到這些人?怎么與這些人合作?如何面對無奈?做到了這些,相信創業的路會越走越順。
下一篇:現在創業賺錢的好項目有哪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餐飲創業需要做哪些準備?餐飲創業注意事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