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編者按:本文來源于微信公眾號洪泰Family,作者洪泰Family先是記者返鄉,后有博士返鄉,現在連券商首席們也都需要寫返鄉筆記了。
國人的創新能力,哦~是學習、模仿精神可見一斑。
那么,人人都在返鄉,你從中發現了哪些商機?地方債提前開閘 重點投基建由于今年1.39萬億元的地方債額度提前下達地方,據統計,1月份24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下同)累計發行了約4180億元地方債,而往年1月這一數字為零。
隨著2月11日新年假期后的第一個工作日的開始,2月地方債發行將延續1月火爆的行情,為地方政府重大項目、民生保障等工程籌資,補基建“短板”穩投資。
財政部已經公開要求地方債力爭今年9月底前全部發完,今年前三季度地方債加速高位發行或是常態,而各省市間的債券利率也將有分化。
在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有所加大的背景下,為了保持經濟增速位于合理區間,需要積極財政政策加力增效來托底經濟,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加快發行地方債,并增加地方債額度,以加大地方政府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短板”領域,穩住投資。
雖然今年地方政府債券發債規模需要等到全國兩會期間才能揭曉,但早在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已經明確了,今年將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
機構普遍預計,今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將突破2萬億元,去年為1.35萬億元。
另外,市場普遍預計今年地方政府一般債券近1萬億元(去年為8300億元),因此今年地方政府新增債券規模將有望超過3萬億元。
地方政府通過發債所籌資金主要用于公路、土地儲備、學校、水利、環保、鐵路、棚戶區改造等重大基建工程。
地產風險驟增 返鄉置業潮降溫因為總價高慎決策的特點,看房一直近年來中國人過新年的重要聚會活動。
其中,返鄉置業依然春節期間的熱議話題,甚至是地產公司最重要的營銷策劃,幾乎沒有哪家地產公司不會打出返鄉置業的噱頭。
你瞅瞅:“你為世界添風采,蘇州有你更精彩。
城市的才子,更要回鄉做嬌子。
”、“每一個城市的夢想家,心底都住著故鄉的老人家。
”據新華社報道,58同城聯合36氪發布的《2018-2019返鄉置業調查報告》顯示,在大城市工作的人群中,52.7%的人有回到家鄉及周邊城市置業的意向,另有38%的人選擇留在工作的大城市拼搏。
與2018年的58.7%相比,2019年返鄉置業意向人群占比已出現明顯下降。
這主要原因在于,經歷了上一輪完整的調控后,三四線城市樓市已跟隨一二線城市從火爆轉向穩定。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報告顯示,從春節前一周開始,多地推盤節奏放緩,樓市整體成交正常回落。
其中,返鄉置業明顯降溫,購房者愈加理性。
從地方來看,多地政府制定編制實施住房發展規劃,堅持因地制宜、綜合施策,把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責任落到實處。
其實不僅是返鄉置業,在一線城市同樣存在市場降溫的情況。
畢竟剛剛過去的2018年,無論全國樓市還是北京、上海、深圳,早已告別了昔日喧囂。
甚至還有樓盤出現了罕見的春節放假。
春節期間從統計數據看也證明了這一點。
一二線城市的網簽數據基本暫停。
相比較2018年春節期間因為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帶動三四線城市返鄉置業高峰,大部分三四線城市樓市在2019年春節期間出現了觀望、有價無市的現象。
但房地產市場的風險卻在不斷增加,一個特殊的數據顯示了這一點——北上廣深去年四季度法拍房量增價跌。
法拍房市場一直隨房地產市場景氣度的高低變幻。
節前浙商資產研究院一組關于法拍房市場的數據,“暴露”著未來房地產市場走向的蛛絲馬跡。
數據顯示,2018年,淘寶和京東全國司法拍賣房產共計367340次,同比大幅增長61%,尤其是去年9-12月份,國內四大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拍賣標的數呈現倍數級增長,僅這4個月的數量就占據全年的半壁江山。
在數量增長的同時,變現折扣率卻在下降,變現折扣率=變現價/評估價,該指標越高,說明涉訴資產的變現效果越好,反之則越差。
去年,該指標的下降也在說明,近幾年風靡一時的法拍房如今價格正在下跌。
法拍房最大的來源是銀行和非銀金融機構的不良債權抵押物,是開發商、購房者的必要抵押物。
此外,民間借貸糾紛、司法沒收也會產生法拍房,法拍房數量大增,從源頭來說,也暴露出不良資產的增加和處置的加速。
然而,數量增長的同時,一個鮮明的對比,卻是市場流動性的下降,更體現出房地產市場的風險驟增。
當然,如果能控制好地產風險,不造成系統性金融風險,這對于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不失為一件好事。
畢竟,地產這頭巨型猛獸在過去的十年占據了太多社會資源,造成資源配置的嚴重失衡。
電影春節檔只存在于正月初一,高票房來自高票價大年初二過后,史上最強春節檔再也沒人談了。
從十部重量級影片相繼定檔大年初一,到9部強片同日開啟近一個月的預售戰就為了僅僅0.1%首日排片爭得你死我活;從大年初一14億破內地票房單日票房紀錄,到次日票房迅速回落,人次更是下降超14.6%;從20億的《流浪地球》一枝獨秀,到其他所有電影的不及預期;從正月初一的14.4億票房再次刷新中國電影市場單日票房紀錄,到隨后的五天沒有再出現單日票房10億元的情況……一切都來得那么迅速,令人應接不暇。
最終貓眼數據顯示,截至2月11日0點,今年內地電影春節檔(大年三十至正月初六)總票房約為58.34億元,比去年同期的57.71億元微增1%。
觀影人數共計1.3億人次,比去年減少1500萬人次,同比下降約12%。
而54億的分賬票房成績,甚至比去年還下滑了近1%。
這還是建立在人人抱怨的票價大幅上漲的基礎之上。
2019年春節檔票房再創新高的背后,是僅微增6300萬元的事實,加之觀影人數下降,今年春節檔的表現不及預期,也給A股帶來了分化行情。
2月11日,多只影視股開盤大跌。
橫店影視(603103.SH)、新文化(300336.SZ)盤中一度跌停,金逸影視(002905.SZ)、光線傳媒(300251.SZ)等大跌超5%,大晟文化(600892.SH)一字跌停。
而出品了春節檔票房冠軍《流浪地球》的北京文化(000802.SZ)漲停,當代明誠(600136.SH)、上海電影(600977.SH)、華聞傳媒(000793.SZ)等漲幅居前。
“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電影市場寒冬恐怕要比預計來的更早一些”幾乎已成為行業共識。
2019年還將為600億票房掙扎?教育不計成本,抖音老幼皆知客觀說來,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春節期間聚會、拜年仍然是主旋律,特別是中國特色的人情社會造就了獨特的酒文化,無論老一輩還是年輕人,大聚小聚依然熱愛飲酒,其中白酒定是主流。
這里正是消費分級或者說拼多多們的主戰場,打著茅臺鎮旗號的各種神酒已遍布大小超市和餐桌。
它們和人手一部智能手機,人人都在刷抖音快手的男女老幼們組成了一道獨特風景。
在返鄉過程中,能明顯感受到近年來中國在基礎設施領域的飛速發展。
如果說十年前是高速公路覆蓋全國,那么如今則更進一步,高鐵幾乎已經能覆蓋你所要去的大部分地區,北上廣深周邊自不必說,哪怕是曾經鐵路比較落后的成渝、云貴、浙南、安徽都在高鐵的輻射范圍內。
另一大硬件提升在于,五六年前第一波逃離北上廣時喊出的主要原因家鄉沒有大劇院沒有西餐廳的聲音一去不復返了。
三四線城市如今也有了體面的商業綜合體、星巴克、必勝客。
外出就餐的人群真可謂絡繹不絕,哪怕是一座縣城,年夜飯也早在十一前就已預定完畢。
因為棚改貨幣化帶來的巨大消費力,讓堵車和停車難問題不再屬于大城市專利,甚至在一座不入流的縣城,因為缺乏有效管理,這兩大問題幾乎更顯嚴重。
一方面是親朋聚會多,另一方面,外出游也更受歡迎。
今年,航空公司和攜程去哪兒等平臺的數據顯示,三亞、北京、西安、杭州等地依然是今年春節最熱門的目的地之一。
據統計全國旅游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同比增長7.6%;實現旅游收入5139億元,同比增長8.2%。
春節期間,內地居民因私出入境增長最為明顯,共722.2萬人次,同比增長15.97%,出境目的地排在前10位的包括泰國、日本、越南、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等國家和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區。
春節期間,成都、昆明、青島、重慶等機場相繼創單日出入境旅客人數歷史新高。
陸游房車營地一覽,房車正成為一項新興的中產階級旅游活動旅游等消費也出現了結構性的變化。
游客的旅游方式正在逐漸從觀光游向立體化深度體驗游轉變,由集中出行向錯峰出游轉變,由國內探親游向國外度假游轉變。
返鄉潮還有一大明顯感受:小城市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一點不亞于大城市。
小縣城也有學區房的概念,也就催生了換房置業的強大需求。
為了把孩子送到城里讀書,父母在縣城租房陪讀的現象基本已經成為所有適齡學生家庭的共性。
尤其是在親子教育、藝術教育、課外培訓方面是熱點,呈現出低齡化的明顯特征。
也正因為各種消費需求巨大,從招工端也能看出變化。
餐館、師資等訴求明顯提升,而且招工價格不菲,甚至遠遠高于曾經引以為傲的部分鐵飯碗行業。
返鄉遷徙總量持續減少,“反向春運”出現2019年春節出現了一個特殊的現象:反向春運,即老人和小孩到城市團聚過年。
近幾年來,中國春節前的返鄉遷徙總量在持續減少中。
2019年驟減。
下圖所示為,從2016年至2019年每年春節前十天返鄉遷徙期間,北上廣深遷出人流的走勢(圖1)和全國遷出人流的走勢(圖2)。
反向春運,或與文化習性的變化有關,返鄉火車票一票難求或回鄉機票太貴密切相關。
父母時間自由,逆向票好買。
隨著城鎮化的加速推進、城鄉二元結構的消除,很多外來務工人員在大城市能夠居有定所,大城市對于外來務工人員來說逐漸有了家的感覺。
把父母接到城市,緩解了春節前集中離開大城市、春節后集中返回大城市的交通壓力,還激活了春節旅游市場,讓家人把過年和旅游結合起來,一舉多得。
攜程大數據顯示,2019年春節前一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杭州、南京、天津、青島、寧波、廈門等十大熱門目的地的機票預訂量同比增長超40%;飛往上述城市的機票訂單中,兒童旅客占比同比增加39%,50歲以上旅客占比同比增加42%。
但是另一個原因不容忽視——返鄉遷徙出行量減少,表示外出務工的流動人口在減少。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8》,從上世紀80年代初到2015年,中國流動人口規模持續增長;但從2015年開始,全國流動人口規模從此前的持續上升轉為下降。
因經濟下行,今年春節前很多外來務工人員因為沒有活干,早早返鄉。
某四川外出打工青年說,往年春節前還在緊張忙碌地上班,甚至要加班加點,但是今年差不多提前2個月就回家了。
不知道有多少這樣的提前放假情況存在,但客觀上這也造成了數據統計中春運期間返鄉潮人流的下降。
百度與拼多多首次入局春晚,流量下沉是共同需求最后說說春晚的變化。
近年來在各大贊助商的“調教”下,邊看春晚邊搶紅包,已成為許多家庭歡度除夕夜的常態。
國民級的晚會+數以億計的觀眾+下沉穿透力最強的活動,形成蔚為壯觀的“流量池”,因而拿下春晚贊助商身份成為每年各大公司必爭的機會。
早在今年春晚開始前,百度就宣布將作為央視2019年《春節聯歡晚會》獨家網絡互動平臺參與今年的春晚紅包互動,這是繼微信、支付寶、支付寶和淘寶之后,BAT中最后一家拿下紅包互動的互聯網巨頭。
據悉,往年百度均有參加央視春晚紅包互動環節的招標,不過由于出價較低錯失機會。
今年百度不惜砸下重金的背后,則是其從BAT掉隊的焦慮、新增流量的疲軟,以及轉型的野心。
根據百度在2018年的財報數據,其Q1季度的DAU為1.37億;Q2季度的DAU為1.48億,緊接著6月5號百度官宣DAU數據超過1.5億,在8月達到巔峰1.61億,但是在Q3數據的9月末迅速回落到1.51億,流量/用戶增長已顯頹勢。
以搜索起家的百度感受到了危機,全力尋求轉型,重新塑造自身定位,向移動端躍進。
不過百度是否能真正抓住春晚帶來的巨大流量目前也尚無定論。
由于春晚只是把流量導到百度App上,而百度想把這些流量的價值做到最大化,分發到體系中的眾多APP里,包括看多多、好看視頻、全民食品、貼吧、百度閱讀、度小滿金融等多款產品均以不同程度接入到活動中,通過下載或使用等形式增加抽卡次數,刺激裝機量。
作為寄托百度短視頻野心的兩款APP——“好看視頻”和“全民小視頻”一直徘徊在短視頻的二線陣營,與快手、抖音、火山小視頻的差距非常大,能否借此機會突圍需要打上問號。
實際上,百度作為一款“弱社交”APP,此前也一直未有成熟的支付場景,用戶沒有用百度產品進行支付的習慣,但要參與春節的“集好運卡”就要提前綁定銀行卡;更出師不利的是,百度紅包活動鏈接一經上線,便遭到微信的封殺,雖之后已解封,但麻煩的操作讓活動效果大打折扣。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月4日早8點,共有810萬人集齊百度App“集好運卡”,432萬人集齊今日頭條“鉆卡”、2.8億人集齊了支付寶的“五福”;微信表示截至2月9日有8.23億人收發微信紅包,同比增長7.12%;而參與百度APP紅包互動活動次的數據為208億次。
雖然各大公司數據統計維度不一,但顯然在培養用戶使用習慣、提升新用戶/日活等移動端數據、構建產品生態矩陣上,百度還有較長一段路要走。
同時,在今年春晚上引起熱議的還有另一大贊助商——電商平臺拼多多。
作為一家新銳電商平臺,拼多多贊助央視春晚的目的很直接:進一步下沉,提升業務量。
今年邏輯思維跨年演講中提出,春晚的流量是雙十一峰值的15倍。
根據拼多多2018年Q3季度的財報資料顯示,拼多多Q3活躍用戶數為3.85億元,相比較于Q2季度公布的1.95億元實現大幅度增長;不過其Q3季度凈利潤虧損10.98億元。
如何進一步刺激用戶日活、提高日活天花板、將流量轉化為銷量實現全面盈利是其今年的方向重點。
其次,進行品牌調性傳達與升級,利用春晚的全民穿透力進一步用戶下沉則是其另一層需求。
與其競爭對手京東相比,拼多多在用戶新增趨勢上優勢明顯,然而在商品品牌/質量口碑上存在短板。
借助春晚的權威性提升自身品牌形象、拓展用戶群進行下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正如洪泰基金創始合伙人、洪泰資本控股董事長盛希泰先生所說,中國擁有巨大的消費能力和多層次的消費市場,消費人群紅利尚未完全釋放,移動互聯網深入滲透各個應用領域,無論是技術創新還是模式創新,只要是真正解決問題的創業一定大有機會。
希望各位從不斷的變化中發現機會、找準機會。
下一篇:5G時代馬上就要來了,有這些機會等著普通創業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消費”折疊中的創業機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