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醫生群體的特殊性,決定了他們的創業故事在融資節點頻富戲劇化。
資本維度的追問,有時會讓我們對其現金流、市場估值、輕重資產的更迭節奏重新找到坐標,甚至讓一個醫生私密的行醫與創業情緒有所外露。
站在產業媒體的立場,一些慨嘆和詫異的暗線在初稿中顧全大局地沉默了。
資本投入與人性投射在北京第二場大雪前后,餓了么與摩拜單車的兩起并購案在低溫中逆行沸騰,兩者皆昭示出狼性的殺入與卓越的退出。
胡煒煒的摩拜單車是近兩年被資本驅動最為透徹的商業案例,在財經作家吳曉波的采訪中,她富有詩意地解釋道,資本似乎是沒有感情色彩的,但當它投射進來的卻都是人性。
風投呼嘯而過,共享單車和外賣市場的黃橙紅藍重分天下。
而在遙遠的北京六環外,臨終關懷的醫院里也傳來相似的回響。
在我們采訪的一處植物人托養中心,創始人也信誓旦旦地尋找過風投,在他眼里,自己的營生明明是一件有利社會,造福家庭,也可以存續發展、連鎖發展的事業,卻沒人愿意投。
接觸了幾個投資人后,他發現大家雖然都說他干得是件好事,可做值得做,但就是不投。
寫了幾版BP之后,他也沒什么心思再找投資人了。
他不知道為什么那些聽上去不靠譜,做起來不落地的項目,資本會一輪一輪、大把大把的扎堆燒錢。
一個投資人向我們這么概括過:“醫生拿著一把手術刀來,其他什么都沒有,但他需要很多東西才能生存。
”投資人和醫生的分歧,集中于兩者在思維上的南轅北轍,雙方的溝通因認知跨度而本身具有博弈色彩,最終混合出的往往是一種脆弱的信任關系。
人設的分野新上任的民營醫院院長,年過半百,對著我們的年輕記者直言不諱:“零,全是零,我才剛剛創業。
”做了幾十年的醫生,從自己的履歷中狠狠抽離出來,對于高年資的醫生不是易事。
醫學專科人才的商科缺失,也是最有共識的行業特性,每一次采訪中向醫生創業者求證,得到的反饋大抵如此。
對醫生來說,創業意味著人設的分野,擔憂被資本干預甚至束縛,是陣痛之處。
他們明知道資本追求回報的無可厚非,但盈利的驅動太強,卻和醫生的執業愿望似乎存在天然矛盾。
對很多醫生來說,從體制走出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要擺脫束縛。
“其實來找我們談的很多。
我們太弱小了。
就是在錢的面前,人家一說,給我們估值這么高,嚇的夠嗆。
后來我發現,他們投了你,要和你對賭的。
對賭是什么意思?就是你要拼命去賺錢,才能賭贏。
”一個在眼科領域出走創業的醫生,即便已經有過下海多年的經驗,當上市公司老總坐在他的辦公室,拉他入局幾十億的豪賭,他依然誠惶誠恐。
關鍵的平衡點落在了價值觀上,很多醫生創業者希望通過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來帶動量,自然而然的做成量,“合作總是要有妥協”。
“自然而然”和“妥協”是最微妙的兩個詞,兩個無法量化的漸進式。
資本就是“護城河”根紅苗正的醫療投資方,多數會有醫學背景的合伙人,他們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或本世紀初完成醫學方面的履職,隨后進入藥械龍頭或是自己創立醫療公司,并完成MBA的深造。
醫生、創業者、商學學位三階段的“修路”,讓他們筆直的進入到醫療投資領域。
很多投資人的布局思路即是從醫生角度出發。
醫生是醫療服務的終端用戶,不論藥品還是器械,都是交到醫生手里,以此進一步延伸,服務醫生創業者也是一些資本所能看到的。
他們試圖在財務、人事、運營、管理、商務、拓展、品牌等各個方面給醫生創業者提供支持。
醫生和投資人之間的最大變量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投資人進場后的決策歸屬;二是自營醫院的建設進度,也就是重資產的投入時機。
一位疼痛科的創業大夫對我們說,“我們為什么不能一下子造一家醫院?錢從哪來?要跟資本談判。
資本對你的估值多少?沒有人認可你,資本看不到任何曙光,只有有這么多的臨床基地,有這么多合作點,已經做起來了,盈利了,資本才會有信心。
這條路是這么走的。
”這個醫生團隊所有的工作,都是圍繞建連鎖醫院的目標,倒推出來的行動。
投資人經常會對這位創始人拋出這樣一個問題:“你有多少技術是獨有的?”他知道技術上的壁壘基本是不存在的。
“技術大家都可以學,不存在你會,別人不會的情況,頂多說你做的熟練一些,別人做的不熟練一些。
這種情況,不單單出現于疼痛科。
”而資本既是壁壘。
無獨有偶,一家腎科醫生集團大刀闊斧邁入重資產,這支團隊的商業運作與資本化道路,背后折射的是創始人個人的鮮明特質。
這在泛商業領域屢見不鮮,但在醫療行業,尤其是醫生集團這種新興物種,是一份稀有物種快速發育的典型樣本。
時間窗口和資本助力,為他們蓄足了電。
建立醫生集團,在專家資源和運營管理上配足人才,通過醫生集團的模式切入腎內科透析行業,在有一定業務基礎之后,借助資本力量快速擴張,收購多個標的來進行復制,打造醫療集團。
五年內上市,一個關于狂奔的故事。
當創業項目的商業閉環和盈利模式放在真金白銀的角度去權衡,一些空中樓閣就被重新解構,無論這個故事的主角是新晉創業者還是商業老兵,項目和基金的咬合之處,真正的創業脈絡才開始展開捋順。
醫療投資和醫生創業,都是在最近的一個十年中生根發芽。
十年前,醫療投資還是一個寂寞的領域,一位投資人受朋友委托,想要和一級市場做醫療投資的同業們一起吃個飯。
當時他翻遍通訊錄,最后只找到13個人過來。
而十年之間,醫療投資領域已經發生巨大變化。
“包括十年前我進入醫療投資的時候,一級市場是很不受人待見的,因為體量太小。
大概在2005年左右,銀行證券動輒幾萬億,而一級市場的規模也就幾百億,相去甚遠。
放到今天,單獨一個機構的規模能達到十幾億。
十年來,中國醫療領域一級市場至少迎來了幾千倍的增長。
”
下一篇:這4個行業正在衰落,別讓你的努力變成窮折騰!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互聯網上半場的戰爭并沒結束,還會更加慘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