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5月20日消息,2014年的360正遭遇一陣質疑,與幾年前迅猛的在各個業務線擴張相比,這一年360在新領域并未有太多聲音,360董事長周鴻祎也被質疑老了。
日前360董事長兼CEO周鴻祎發布內部公開信,告誡360員工勿盲目把360看成互聯網巨頭。
周鴻祎在信中說,從時間上講,360的歷史比人家短一半,從體量上講,阿里和騰訊都是市值過千億美元的公司,是360的十倍以上。
在激烈復雜的競爭環境中,360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制定出適合自己的生存和發展的競爭策略。
經歷前段時間的“閉關”思考,周鴻祎說,結論就是要把安全這件事,做得更深、更透,把擅長的安全做到極致。
在大數據時代,360不僅要解決消費者安全問題,還要解決企業安全問題。
周鴻祎說,360不追逐最熱門的東西,因為中國互聯網從來不缺熱點,每年都有在風頭浪尖上的弄潮兒。
比如前一段時間,互聯網金融喧囂了一陣子,大家都在賣基金。
但360沒有跟進,因為那個無非是利用流量掙點錢,但能給360的核心競爭力帶來不了好處。
周鴻祎指出,互聯網時代每個人、每個企業都需要安全,360要把安全問題真正解決好,要克制住很多誘惑,很多熱鬧的事不要跟著插一杠子,不要做到四處出擊,那樣什么都收獲不到。
以下是周鴻祎最新內部信全文:世界上最缺的是看得遠的人,是干實事的人,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評論家。
現在互聯網里面就有不少評論家,說360在移動互聯網上落后了,因為360沒有像BAT一樣大舉進軍O2O,進軍互聯網金融,也沒有像他們一樣一擲千金大規模收購。
有的甚至寫文章說,周鴻祎老了。
不管這些文章出自什么目的,但我在這里需要提醒360的諸位同事,我們不要像這些評論家一樣,盲目地把360看成一個互聯網巨頭。
從時間上講,我們的歷史比人家短一半,我們做了八年,他們已經做了16年。
從體量上講,阿里和騰訊都是市值過千億美元的公司,是我們的十倍以上。
從收入來講,我們與互聯網巨頭也差著十倍。
所以,雖然外界和投資者對我們的未來看好,希望我們能成為跟BAT一樣規模的公司,但我們需要有自知之明,因為在激烈復雜的競爭環境中,只有有自知之明,我們才能制定出適合自己的生存和發展的競爭策略。
所以,我們在做任何動作的時候,都要去問自己幾個問題:第一,我們有這樣的核心競爭力嗎?第二,我們有這樣的體量、有這樣的資源嗎?第三,符合我們的價值觀嗎?什么是核心競爭力?舉個例子,騰訊做了這么多年的互聯網,它在搜索、電商和安全上都不成功。
做電商不行,做搜索不行,做安全不行,但是騰訊在即時通信、SNS在全球都做得最大、最強,因為這是騰訊的基因。
所以,我們干任何事,都要想清楚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是不是自己的基因。
如果我是海里的一條鯊魚,那我就應該把這個鯊魚做得最好,不一定非要羨慕陸地上的獅子。
如果鯊魚非要到陸地上跟獅子拼一下,那鯊魚肯定就要完蛋。
那360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是安全。
在大數據時代來臨的時候,安全作為大數據的基礎設施,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現在是移動互聯網1.0階段,標志是接入設備是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
在1.0階段,大家已經看到安全的重要性。
兩大巨頭為了支付打架,一個巨頭推動制造輿論說另一巨頭的支付不安全。
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黑色產業,你換手機的時候,把舊手機恢復到出廠默認,甚至把手機格式化了,以為把資料刪除干凈了。
但這些不法分子可以把你丟棄的舊手機里所有的短信、通信錄、APP,甚至你的瀏覽記錄、照片都恢復出來。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會成為非常個人化的設備,每個人的隱私會與手機緊密相關。
在1.0的時代,安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
下一代的移動互聯網,即2.0時代,互聯網設備不僅是手機,也不再是電腦和平板,而是無處不在,任何設備,隨時隨地地聯網,前提條件是它們會把你產生的數據傳到云端,這就面臨著數據安全的問題。
誰敢說在未來,黑客不會通過控制云端來控制你的設備?誰敢說黑客不會通過軟件漏洞來控制你的自動駕駛汽車?所以,網絡和現實的界限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隨著可穿戴設備、智能硬件的發展,會變得越來越含糊。
在這樣的情況下,安全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前一段時間,中國一家著名的大型企業的系統被外國政府機構入侵,CEO的電子郵件都被暗中監控。
未來,國家之間的戰爭可能主要以網絡戰的形式存在,全世界跨國公司的競爭可能會發展到使用入侵網絡的方式獲取商業情報。
大數據時代,企業的安全也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美國一個叫Target的大零售商,服務器被攻破,導致很多用戶信用卡資料泄漏。
中國的電商暴露出來的安全問題更多,數據傳輸、存儲沒有統一的安全規范,甚至記錄了不該記錄的消費者信用卡信息。
你會發現,這還是被暴露出來的問題。
很多企業被黑客入侵了,自己還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不敢對外聲張。
我前段時間“閉關”思考,結論就是我們要把安全這件事,做得更深、更透,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我們擅長的安全做到極致。
在大數據時代,我們不僅要解決消費者的安全問題,還要解決企業的安全問題。
我們不追逐最熱門的東西,因為中國互聯網從來不缺熱點,每年都有在風頭浪尖上的弄潮兒。
比如前一段時間,互聯網金融喧囂了一陣子,大家都在賣基金。
但我們沒有跟進,因為我覺得那個無非是利用流量掙點錢,但是能給360的核心競爭力帶來什么好處嗎?我沒看到。
很多人說360跟其他互聯網公司不一樣。
是的,因為360有不一樣的價值觀。
這個價值觀決定著360要成為什么樣的企業。
中國的三大互聯網公司都可以叫做企業帝國,所謂帝國夢想就是希望做成全產品、全系列、全業務,說白了,就是多元化。
中國互聯網就這么多用戶,空間就這么大,每個企業都追求全產業鏈,于是沖突越來越多,火拼越來越激烈。
互聯網巨頭的購并,在資金規模上已經趕上硅谷,但是你會發現,除了追求全產業鏈,它們更多地是對已有的、業已被證明的商業模式的收購,是一個站在現在看過去的思路。
它們評估這些項目,更多的是看這些項目已經有什么樣的地盤。
我覺得,360要想做的事情,跟它們有點不太一樣。
我希望能多做一些屬于未來的事。
我認為,在任何社會的產業形態中,都是有分工的,不應該是由一家企業全包攬。
而我們要做的是,第一是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保持做到No1,做到最好。
第二保持對世界的好奇,能夠不斷地去做出一些創新的東西,甚至是一些看起來不一定有什么商業價值,但是很好玩、很酷的東西。
簡單地說,安全是互聯網時代每個人、每個企業都需要的,那360要把安全問題真正解決好,要克制住很多誘惑,很多熱鬧的事不要跟著插一杠子,不要做到四處出擊,那樣什么都收獲不到。
有人懷疑說,在大數據時代追究極致的安全,360到底能創造多大的商業價值?這樣的話以前也有人說過。
360查殺流氓軟件,被同行打得抬不起頭來;360做免費殺毒,被別人天天說是騙局,必將失敗。
360之所以能夠活到現在,是因為給用戶解決了問題,創造了用戶價值。
先有用戶價值,才會有商業價值。
今天360百億美元的市值就是建立在巨大的用戶價值基礎上,大數據時代的安全能創造多大的商業價值?我相信它只會更多。
下一篇:雷軍聊小米100億的秘密:6個核心打法 賣的是參與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日本首富柳井正:優衣庫的四次慘敗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